首页 >> 宝藏问答 >

带目和字的成语有哪些

2025-11-03 10:55:52

问题描述:

带目和字的成语有哪些,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3 10:55:52

带目和字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成语是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有些成语中同时包含“目”和“字”这两个字,虽然这类成语并不多见,但它们在特定语境中却有着独特的表达效果。

下面将对“带‘目’和‘字’的成语”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列出相关例子,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这些成语的用法与含义。

一、总结说明

在汉语中,“目”常用来表示眼睛、目标、条目等;“字”则多指文字、字义、名字等。两者结合的成语相对较少,但它们通常用于描述某种观察、记录或表达方式。例如,“目不识字”虽不含“字”,但“字”字在成语中出现时,往往与书写、阅读、认知等有关。

以下列出一些同时包含“目”和“字”的成语,供参考:

二、带“目”和“字”的成语列表(附解释)

成语 解释 出处/用法
目不识字 形容人不识字,没有文化。 《后汉书·王符传》
目不转睛 眼睛不转动,形容注意力集中。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目中无人 看不起别人,自高自大。 《史记·项羽本纪》
字斟句酌 写文章或说话时,仔细推敲每一个字句。 《朱子语类》
字里行间 指文章内容之外所隐含的意思。 《红楼梦》
字正腔圆 形容说话或唱歌声音清晰、标准。 传统戏曲术语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纯熟,得心应手。 《庄子·养生主》
目不暇接 眼睛看不过来,形容事物太多。 《世说新语》

三、小结

虽然“带‘目’和‘字’的成语”数量不多,但它们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仍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其中,“目”多与视觉、观察有关,“字”则涉及文字、语言、表达等层面。掌握这些成语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加深对汉语文化的理解。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类型的成语,可继续关注相关内容。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