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拆桥的成语什么意思】“过河拆桥”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在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自己成功的人或事物抛弃、毁掉的行为。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渡过河流之后,把桥梁拆除,不再需要它,甚至可能阻止他人使用它。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过河拆桥 |
拼音 | guò hé chāi qiáo |
出处 | 出自《元曲·无名氏〈陈州粜米〉》:“你道是天与我,我与你,过河拆桥。” |
含义 | 比喻达到目的后,抛弃曾经帮助自己的人或事物,甚至反目成仇。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那些忘恩负义、缺乏诚信的人或行为。 |
近义词 | 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卸磨杀驴 |
反义词 | 知恩图报、饮水思源、感恩戴德 |
二、成语故事与背景
“过河拆桥”最早出现在元代杂剧中,原本是用来描述一种现实中的行为:当一个人顺利渡过一条河后,为了防止别人也使用同样的路径,就将桥拆除。这种做法虽然看似合理,但背后却隐藏着自私和冷漠。
在现实生活中,“过河拆桥”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取得利益后,不记得当初帮助自己的人,甚至反过来伤害他们的人。例如,在职场中,有些人通过同事的帮助获得晋升机会,但在成功后却将同事冷落,甚至排挤。
三、实际应用举例
场景 | 示例 |
职场 | 小李借助同事小王的关系拿到了一个重要项目,升职后却对小王不理不睬。这就是典型的“过河拆桥”。 |
商业 | 某公司最初依赖合作伙伴的资金支持发展起来,一旦站稳脚跟,便拒绝支付应得的分成,甚至起诉对方。 |
人际关系 | 朋友间互相扶持,但一方成功后却不再联系,甚至背后说坏话。 |
四、成语启示
“过河拆桥”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道德判断。它提醒人们:做人要有良心,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他人的付出与帮助。真正的成功,应该是建立在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背叛与抛弃之上。
结语:
“过河拆桥”虽形象生动,但其背后的含义却不容忽视。在现代社会中,诚信与感恩尤为重要,唯有懂得回报,才能赢得长久的信任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