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货可居是什么意思】“奇货可居”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原意是指把稀有的货物当作珍贵的东西收藏起来,等待时机高价出售。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比喻把某种有特殊价值的人或事物当作珍宝一样加以重视和利用,等待时机获取更大的利益。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史记·吕不韦列传》 |
原意 | 把稀有的货物当作珍贵之物收藏,以待高价出售 |
引申义 | 比喻对有价值的人或事物进行投资或利用,等待时机获取更大利益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商业、政治、人际关系等领域,表示对资源的掌控与利用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常用于描述策略性行为 |
近义词 | 伺机而动、蓄势待发、囤积居奇 |
反义词 | 粗放经营、盲目投资、浪费资源 |
二、成语故事背景
“奇货可居”最早来源于战国时期的大商人吕不韦。他发现当时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后为秦庄襄王)处境艰难,认为此人有潜力成为未来的君主。于是,吕不韦决定投资异人,帮助他获得地位,并最终通过扶持异人登上王位,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政治与经济回报。
这个故事体现了“奇货可居”的核心思想:识别潜在价值,进行长期投资,以期在未来获得更高收益。
三、现实应用举例
场景 | 应用示例 |
商业投资 | 企业选择收购有潜力的初创公司,等待其发展后实现高回报 |
人才管理 | 公司重点培养有潜力的员工,为未来晋升做准备 |
政治策略 | 政治人物支持有影响力的候选人,为其将来提供支持 |
个人发展 | 一个人专注于提升自身能力,等待机会展现才华 |
四、总结
“奇货可居”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强调的是对资源的敏锐判断和长远规划。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商业、政治还是个人发展,“奇货可居”的理念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关键在于如何识别“奇货”,并合理地加以利用,才能在合适的时机获得最大的回报。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现代职场或商业中的具体应用,可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