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抱柱信原文及译文

2025-10-24 23:51:19

问题描述:

抱柱信原文及译文,蹲一个懂行的,求解答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4 23:51:19

抱柱信原文及译文】“抱柱信”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常用来形容人坚守承诺、信守诺言的高尚品质。这个故事出自《庄子·盗跖》,讲述了一位名叫尾生的人,因坚守与女子相约在桥下的约定,最终被洪水淹没而死,体现了他对誓言的绝对忠诚。

一、原文内容

《庄子·盗跖》中有关“抱柱信”的原文如下:

>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而死。”

这句话的意思是:尾生和一位女子约定在桥下见面,女子没有来,河水上涨了,他却不离开,抱着桥柱而死。

二、译文解析

原文 译文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 尾生和一位女子约定在桥下相见
女子不来 女子没有来
水至不去 河水上涨,他却不愿离开
抱梁而死 他抱着桥柱,最终被淹死

三、故事背景与寓意

“抱柱信”这个典故最早见于《庄子》,但后来也被《韩非子》等先秦诸子引用,成为儒家与道家都认可的一个道德典范。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对承诺的执着与忠诚,即使面对生死,也不违背自己的诺言。

然而,这一故事也引发了后世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这是对诚信的极致追求,值得敬佩;也有人批评尾生过于固执,不懂变通,甚至因此失去了生命。

四、总结

“抱柱信”不仅是古代文化中的一个经典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反映了古人对于“信”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坚守原则的同时,也要懂得灵活应对现实的变化。

项目 内容
故事出处 《庄子·盗跖》
主角 尾生
核心情节 与女子相约桥下,未赴约而死
寓意 坚守承诺、重信义
评价 赞扬其诚信,也有批评其固执

通过“抱柱信”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社会对“信”的重视程度,以及这种价值观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与道德选择。今天,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更应珍惜并践行“信”的精神。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