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大吕是什么意思】“黄钟大吕”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音乐或文章的正大庄严、气势恢宏。它不仅在音乐领域有重要意义,在文学和文化中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黄钟 | 古代音律中的十二律之一,属阳律之首,音调最宏亮,象征正统、庄重。 |
大吕 | 古代音律中的另一律,与“黄钟”并列,代表高雅、宏大之声。 |
黄钟大吕 | 原指古代宫廷乐曲的正声,后引申为正统、庄重、宏伟的风格或气势。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司乐》:“以六律、六吕、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其中“黄钟”和“大吕”是古代音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现代用法:多用于形容文章、演讲、艺术作品等具有庄严、大气、正统的风格,也可用于赞美某人的言行举止得体、气度不凡。
三、文化意义
方面 | 说明 |
音乐 | “黄钟大吕”原为古代乐律名称,代表正统音乐,象征国家礼乐制度。 |
文学 | 常用来形容文章结构严谨、语言庄重、内容深刻。 |
礼仪 | 在古代礼仪中,“黄钟大吕”也象征着国家正统、尊贵与秩序。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庄严肃穆、正大光明、气势磅礴 |
反义词 | 轻浮浅薄、低俗粗鄙、杂乱无章 |
五、使用示例
1. 他的演讲气势恢宏,真可谓“黄钟大吕”,令人肃然起敬。
2. 这部电影的配乐采用了“黄钟大吕”的旋律,增强了影片的史诗感。
六、总结
“黄钟大吕”不仅是一个音乐术语,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代表着正统、庄严与宏大,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和礼仪之中。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传统文化中的审美与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