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今大道既隐原文及翻译今大道既隐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2025-10-07 14:33:08

问题描述:

今大道既隐原文及翻译今大道既隐原文及翻译是什么,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7 14:33:08

今大道既隐原文及翻译今大道既隐原文及翻译是什么】一、

“今大道既隐”出自《礼记·礼运》篇,是儒家经典中关于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对比的重要篇章。文中通过描述“大同”与“小康”的不同社会形态,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大道既隐”意指古代的理想社会(即“大同”)已经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私利为主导的“小康”社会。文章强调了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并指出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以下为“今大道既隐”的原文及其现代汉语翻译,便于读者理解其内涵与思想价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现代汉语翻译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贤能的人,讲究诚信,注重和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所以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让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壮年人有合适的用处,小孩有成长的空间,鳏夫、寡妇、孤儿、残疾人等都能得到赡养。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因此,阴谋诡计不会发生,盗窃和暴乱也不会出现,所以外面的门不必关闭。
是谓大同。 这就是所谓的“大同”社会。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现在大道已经隐去,天下成了私人的财产。人们只亲近自己的亲人,只养育自己的子女。
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财物和力量都为自己所用,贵族世代相传成为礼制。
是谓小康。 这就是所谓的“小康”社会。

三、内容分析

从“大同”到“小康”,反映了儒家对社会发展的历史观。在“大同”社会中,人人平等,共享资源,社会和谐;而在“小康”社会中,私有制和等级制度逐渐形成,社会开始出现分化与矛盾。

这种对比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它提醒我们,理想的社会治理应以公平、正义、互助为核心,而非仅仅追求物质利益与权力争夺。

四、结语

“今大道既隐”不仅是一段古文,更是一种思想的传承。它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重建道德与秩序,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国家治理,都应该以此为鉴,追求更高层次的社会理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