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燕于飞全诗和注解】《燕燕于飞》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诗歌。全诗通过燕子飞翔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与不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一、诗歌原文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 译文:燕子在空中飞翔,翅膀参差不齐。 |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 那位女子要出嫁了,我远远地送到郊外。 |
张弓挟矢,燕燕于飞。 | 拉开弓箭,燕子又在空中飞翔。 |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可怜我的父母,生养我辛苦劳累。 |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 燕子飞翔,时而向上,时而向下。 |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 那位女子要出嫁了,我远远地送她离开。 |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 燕子飞翔,声音在上下之间回荡。 |
其身也,既成且有。 | 她已经长大成人,有了美好的品德。 |
二、诗歌解析
《燕燕于飞》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远行或出嫁的亲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中以“燕燕于飞”起兴,借燕子的飞翔象征人生的离别与漂泊,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 艺术特色:
- 用自然景物(如燕子)来渲染情感,富有画面感。
- 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经》“赋比兴”的特点。
- 结构整齐,句式对称,节奏感强。
- 思想内涵:
- 表达了对亲人离去的深切不舍。
- 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女性的婚姻命运与家庭关系。
- 通过“哀哀父母”的句子,表达了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与怀念。
三、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燕燕于飞 |
出处 | 《诗经·邶风》 |
体裁 | 四言诗 |
主题 | 离别、送别、亲情、婚姻 |
艺术手法 | 起兴、比喻、对仗、重复 |
情感基调 | 悲凉、哀婉、思念 |
代表句子 |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
文化意义 | 反映古代社会婚恋观念及家庭伦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
结语:
《燕燕于飞》虽短,却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是《诗经》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展现了古人对离别的细腻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伦关系与文化风貌。读此诗,仿佛能感受到那遥远时代里,一个送别者的深情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