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家别原文及翻译】《无家别》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叙事诗,属于“三吏三别”之一。这首诗通过一个士兵的视角,描绘了战乱中家庭破碎、亲人离散的悲惨景象,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一、
《无家别》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士兵在战乱中被迫离开家乡,归来后却发现家人早已离散、家园荒废的凄凉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 天宝年间之后,我家中空荡荡,只有野草丛生。 |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 我村有百余户人家,战乱一起,各自逃散。 |
孤儿泪满衣,妻子哭声哀。 | 孩子泪水湿透了衣服,妻子的哭声令人悲伤。 |
问姓大娘,大娘把门开。 | 我询问一位老妇人,她打开了门。 |
她说:“我本嫁胡商,去岁辞京师。” | 她说:“我原本嫁给一个商人,去年才离开京城。” |
丈夫死边地,妻子守孤孩。 | 丈夫死在边疆,我独自抚养孩子。 |
今我无家别,何以为生计?” | 如今我没有家,如何活下去? |
老妪出门看,风吹鬓发白。 | 老妇人出门张望,风吹得她头发花白。 |
未见故园柳,已闻新雁来。 | 还没见到故乡的柳树,就听见了新的雁叫声。 |
非无家中人,无家可归也。 | 不是家里没有人,而是没有家可以回去。 |
三、总结
《无家别》通过一个普通士兵的遭遇,揭示了战乱对百姓生活造成的巨大破坏。杜甫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失去家园的痛苦与无奈,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真实的情感而打动人心,体现了杜甫“诗史”的写作风格。
该诗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历史的见证,提醒人们珍惜和平、关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