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外强中干是啥意思】“外强中干”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有气势,但实际上内部虚弱、没有实力。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外表强硬但内在空虚的人或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外强中干”来形容一些人虽然说话大声、态度强硬,但在实际能力或实力上并不足以支撑其表现。比如一个公司表面看起来发展迅速、资金雄厚,但实际上财务状况不佳,就可能被说成“外强中干”。
下面是对“外强中干”这一成语的详细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外强中干 |
拼音 |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 |
字面意思 | 表面强大,内里空虚 |
引申含义 | 表面强大,实则虚弱;虚张声势,缺乏实力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或事物表面强硬但内在薄弱的情况 |
近义词 | 色厉内荏、虚张声势 |
反义词 | 实力雄厚、表里如一 |
例句 | 他虽然嘴上说得厉害,其实是个外强中干的人。 |
通过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外强中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在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观点,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判断周围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