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原文及翻译请君入瓮介绍】“请君入瓮”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出自《资治通鉴·唐纪》,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自作自受的故事。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让对方自己陷入自己设下的圈套或困境中。
一、原文
> 《资治通鉴·唐纪》
> “始安郡王道宗之子承乾,有宠于太宗。太子承乾多过失,太宗怒,欲废之。长孙无忌谏曰:‘陛下若废太子,臣愿立晋王。’太宗曰:‘吾欲立晋王。’无忌曰:‘陛下已许承乾,今又欲改之,是失信于天下也。’太宗不悦。后承乾谋反,事觉,太宗怒,欲杀之。无忌曰:‘承乾虽有过,然其罪未至于死。’太宗曰:‘朕为天子,不能以私情废公法。’无忌曰:‘陛下若废太子,臣愿立晋王。’太宗曰:‘吾欲立晋王。’无忌曰:‘陛下已许承乾,今又欲改之,是失信于天下也。’太宗不悦。”
这段文字并非直接引用“请君入瓮”的原文,而是相关历史背景。而“请君入瓮”的出处在《资治通鉴·唐纪》中的一段故事:
> “周兴与来俊臣狱,兴谓俊臣曰:‘汝欲求人言,何不告我?’俊臣曰:‘吾欲请君入瓮。’兴曰:‘此法甚妙,吾当先入。’”
二、翻译
- 原文:“吾欲请君入瓮。”
- 翻译:“我想请您自己走进这个瓮里(即陷阱)。”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想要别人承认错误,不如你自己先跳进自己设下的陷阱中,以此来迫使对方认罪。
三、成语介绍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请君入瓮 |
出处 | 《资治通鉴·唐纪》 |
拼音 | qǐng jūn rù wèng |
释义 | 比喻让对方自己陷入自己设下的圈套或困境中。 |
近义词 | 自食其果、自投罗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反义词 | 趁火打劫、坐享其成 |
用法 | 用于形容某人因自己的行为而陷入不利局面 |
示例 | 他想陷害别人,结果却被别人请君入瓮,反而吃了大亏 |
四、总结
“请君入瓮”这一成语源于唐代的司法故事,形象地表达了“自作自受”的道理。它不仅在古代用于法律和政治场合,在现代生活中也被广泛使用,提醒人们做事要谨慎,不要轻易设下陷阱,否则可能反被所困。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和使用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的智慧与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