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鼠忌器是什么意思】“投鼠忌器”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僖公十五年》:“投鼠而忌器。”原意是说,当想要打老鼠时,担心会打坏旁边的器物,因此不敢下手。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在采取行动时,因为顾忌到其他相关的事物或人,而不敢轻易进行。
一、
“投鼠忌器”比喻在做某件事时,由于担心连带影响到其他重要的人或事物,从而犹豫不决、不敢轻举妄动。它常用于描述在处理问题时的谨慎态度,但也可能反映出一种因顾虑过多而错失良机的情况。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权衡利弊、考虑后果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情况时,需要更加理性和果断。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投鼠忌器 |
拼音 | tóu shǔ jì qì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投鼠而忌器。” |
原意 | 打老鼠时怕打坏器物,不敢动手 |
引申义 | 因顾及他人或他物而不敢行动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决策时的谨慎或犹豫 |
同义词 | 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
反义词 | 当机立断、奋勇向前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多用于书面语 |
例句 | 他想揭发公司的问题,但又怕牵连同事,真是投鼠忌器。 |
三、使用建议
在实际应用中,“投鼠忌器”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临选择时的犹豫不决,尤其是在涉及多方利益的情况下。虽然这种谨慎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但如果过度依赖这种心理,可能会导致机会的流失。因此,在使用该成语时,应根据具体情境判断其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