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治水细则】为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防范和减少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煤矿防治水细则》。该细则对煤矿防治水的管理、技术措施、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范,是煤矿企业开展防治水工作的基本依据。
一、主要
《煤矿防治水细则》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防治水原则: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
2. 防治水责任体系:明确煤矿企业、矿长、防治水技术人员等在防治水工作中的职责。
3. 水文地质勘探:要求煤矿企业定期进行水文地质勘探,掌握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4. 防治水工程措施:包括疏干排水、注浆堵水、隔水帷幕等工程技术手段。
5. 水害监测与预警:建立水害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预警水害隐患。
6. 应急预案与演练:制定水害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7. 水害事故处理:对发生水害事故的处理流程、责任追究及善后工作作出明确规定。
二、防治水关键措施一览表
| 序号 | 防治水措施 | 具体内容 |
| 1 | 预测预报 | 通过水文地质资料分析,预测矿井涌水量及水害风险。 |
| 2 | 有疑必探 | 对可能存在水害隐患的区域,必须进行钻探或物探验证。 |
| 3 | 先探后掘 | 在巷道掘进前,必须完成水害隐患的探测和治理。 |
| 4 | 先治后采 | 在采煤前,必须完成水害治理工程,确保安全开采。 |
| 5 | 水文地质勘探 | 定期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掌握矿区水文地质结构。 |
| 6 | 疏干排水 | 建立完善的疏干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 |
| 7 | 注浆堵水 | 对含水层或裂隙带进行注浆加固,防止水渗入井下。 |
| 8 | 隔水帷幕 | 在重要区域设置隔水帷幕,阻断地下水渗透路径。 |
| 9 | 监测预警 | 建立水位、水量、水质等监测系统,实现动态监控。 |
| 10 | 应急预案 | 制定水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响应流程和救援措施。 |
三、实施意义
《煤矿防治水细则》的出台,不仅为煤矿企业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防治水指导方案,也进一步提升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通过落实细则要求,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水害事故,保障矿井生产安全和职工生命健康。
同时,该细则的实施也有助于推动煤矿行业向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结语
煤矿防治水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煤矿企业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煤矿防治水细则》的各项要求,不断加强技术力量和管理能力,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煤矿安全稳定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