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孟尝君列传原文及翻译介绍】《史记·孟尝君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记载了战国时期齐国贵族田文(即孟尝君)的生平事迹。孟尝君以好客、重义、礼贤下士而闻名,门下有三千食客,成为当时诸侯中极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不仅记录了他的政治活动和人生经历,也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与士人阶层的价值观。
一、
《史记·孟尝君列传》主要讲述了孟尝君田文的出身、成长、政治生涯及其门客的轶事。文章通过多个具体事件,如“鸡鸣狗盗”、“窃符救赵”等,展现了孟尝君的智慧与仁德,同时也揭示了他虽有才华却因权臣排挤而最终失势的命运。
该篇不仅是对孟尝君个人的记载,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缩影,体现了战国时期士人追求功名、重视宾客的文化传统。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孟尝君,齐人也。姓田氏,名文。 | 孟尝君是齐国人,姓田,名文。 |
| 贤而好客,喜养士,门下食客数千人。 | 他为人贤能且喜欢结交宾客,喜爱供养士人,门下的食客有几千人。 |
| 齐湣王时,孟尝君为齐相。 | 在齐湣王时期,孟尝君担任齐国的宰相。 |
| 王使使者往聘之,孟尝君不往。 | 齐湣王派使者来聘请他,孟尝君没有去。 |
| 使者曰:“君何以不往?” | 使者问:“您为什么不去呢?” |
| 曰:“吾闻秦王,虎狼之国,不可信。” | 他说:“我听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能信任。” |
| 于是,孟尝君遂辞于齐王。 | 于是,孟尝君便向齐王辞官。 |
| 其后,秦昭王欲以孟尝君为相,孟尝君辞而不就。 | 后来,秦昭王想让孟尝君做丞相,孟尝君推辞不接受。 |
| 乃使人献书于秦王曰:“臣闻君子有三乐,而王不知之。” | 于是派人给秦王写信说:“我听说君子有三种快乐,而大王不知道。” |
| “一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二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三乐,得天下之贤士而友之。” | “第一种快乐是父母都健在,兄弟平安无事;第二种是抬头不愧于天,低头不愧于人;第三种是得到天下贤士并与他们交友。” |
| 秦王悦,遂留之。 | 秦王高兴,于是留下他。 |
三、总结
《史记·孟尝君列传》通过对孟尝君一生的叙述,展现了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风貌与社会结构。文中不仅有对孟尝君个人品德的赞扬,也有对其政治选择的客观描述,反映出司马迁对于历史人物的多维评价。
同时,该篇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语言生动,情节跌宕,是中国古代史传文学的典范之作。无论是从历史研究还是文学欣赏的角度来看,《孟尝君列传》都值得深入阅读与探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史记》篇章或相关人物故事,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