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器”字常用于表达工具、器物、才能或器量等含义。与“器”相关的成语数量虽不算多,但每个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含有“器”字的成语,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释义及出处。
一、常见“器”的成语总结
成语 | 释义 | 出处 |
器重 | 受到重视或信任 | 《后汉书·王符传》 |
器量 | 气度、胸怀 | 《晋书·谢安传》 |
器宇轩昂 | 形容人的风度、气概不凡 |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
人才辈出 | 虽不直接含“器”,但常与“器”搭配使用,表示有才能的人不断涌现 | —— |
大器晚成 | 指有大才能的人往往成名较晚 | 《老子》 |
玉不琢不成器 | 比喻人不经过培养、锻炼,难以成为有用之才 | 《礼记·学记》 |
器小易盈 | 比喻人见识短浅,容易自满 | —— |
有器无用 | 指有才能但未被使用 | —— |
器识过人 | 指人的才智和见识超过常人 | —— |
器质 | 指人的资质、才能 | —— |
二、总结
“器”字在成语中虽然不频繁出现,但其意义深远,涵盖从器物到才能、气度等多个层面。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也反映了古人对人才、修养和道德的重视。无论是“大器晚成”还是“玉不琢不成器”,都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成长与成就的深刻理解。
通过以上表格,可以清晰地看到“器”字在不同成语中的具体含义和出处,便于记忆与运用。希望这份整理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含有“器”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