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收并蓄是什么意思】“兼收并蓄”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吸收、接纳各种不同思想、文化或事物时,能够包容并融合多种元素,不偏废、不排斥。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开放、包容和整合的态度。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兼收并蓄 |
拼音 | jiān shōu bìng xù |
出处 | 《礼记·学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后世引申为“兼收并蓄”) |
释义 | 同时吸收、容纳多种不同的事物或观点,不偏不倚,兼容并包。 |
近义词 | 包容并蓄、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
反义词 | 偏听偏信、固执己见、闭门造车 |
二、成语用法与语境
“兼收并蓄”多用于描述文化、思想、教育、艺术等领域中对多元内容的接纳与融合。例如:
- 文化方面: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若能“兼收并蓄”,便能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平衡。
- 教育方面:优秀的教育理念应“兼收并蓄”,借鉴不同国家的教学方法。
- 艺术创作:艺术家在创作中“兼收并蓄”,可以丰富作品的表现力与内涵。
三、实际应用举例
场景 | 应用示例 |
文化交流 | 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我们应“兼收并蓄”,尊重不同文化的独特性。 |
教育理念 | 现代教育提倡“兼收并蓄”,鼓励学生接触多元知识体系。 |
艺术风格 | 当代画家常常“兼收并蓄”,将传统水墨与西方油画技法结合。 |
企业管理 | 企业若想持续发展,需“兼收并蓄”,吸纳不同背景的人才与思想。 |
四、总结
“兼收并蓄”不仅是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它倡导在面对复杂世界时,保持开放心态,善于吸收和整合不同的资源与思想,从而实现更高的发展与创新。这一理念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尤为重要,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与文化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