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废五铢而改铸开元通宝是哪个朝代

2025-07-13 17:16:01

问题描述:

废五铢而改铸开元通宝是哪个朝代,有没有大佬愿意带带我?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3 17:16:01

废五铢而改铸开元通宝是哪个朝代】在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发展过程中,钱币的形制和铸造材料不断演变。其中,“废五铢而改铸开元通宝”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一种新的货币体系的建立。那么,这一变革发生在哪个朝代呢?

一、总结

“废五铢而改铸开元通宝”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官方决定停止使用“五铢钱”,并开始铸造“开元通宝”。这一举措并非出现在秦汉时期,而是发生在唐朝。唐高祖李渊在位期间(公元618年—626年),为了统一货币制度、促进经济发展,下令废除沿用已久的五铢钱,并开始铸造“开元通宝”。

二、详细说明

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铜钱,自西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18年)开始铸造,一直沿用至唐朝初期。五铢钱的重量为五铢(约3.2克),面文为“五铢”二字,是当时主要流通的货币。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五铢钱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重量不一、铸造混乱、私铸泛滥等。此外,五铢钱的流通范围有限,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商业需求。因此,在唐朝建立后,统治者决定进行货币改革。

唐高祖李渊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下诏,正式废止五铢钱,开始铸造“开元通宝”。这种新钱的面文为“开元通宝”,寓意“开创新纪元”,其铸造质量较高,重量标准,成为唐代的主要流通货币,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表格对比

项目 五铢钱 开元通宝
铸造时期 西汉至隋朝 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
面文 “五铢” “开元通宝”
重量 约3.2克 约2.5克
流通范围 广泛流通,但后期混乱 作为官方货币,规范性强
历史意义 使用时间长,代表传统货币制度 标志唐朝货币制度改革的开始
所属朝代 汉、魏晋、南北朝、隋

四、结语

“废五铢而改铸开元通宝”是唐朝初期的一项重要货币改革政策,由唐高祖李渊推行。此举不仅有助于统一货币制度,也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开元通宝作为唐代的代表性货币,对中国古代货币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