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琵琶作胡语下一句(千载琵琶作胡语)

大家好,乐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千载琵琶作胡语下一句,千载琵琶作胡语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今天让乐乐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意思是: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 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2、出自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原文如下:  咏怀古迹(其三)  作者: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译文: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  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  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美丽容颜?  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  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4、赏析: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

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

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

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

”信然。

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

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5、作者: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

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社会写实著称。

生于中国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又被称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虽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

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本文分享到此完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