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清河疫情(河北清河)

关于河北清河疫情,河北清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清河之名始于汉代。

2、据《嘉靖广平府志》载,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清河郡(治在青阳县,即今清河县地),因境内有清河流经而得名(《水经注》记:“清河又迳清阳县故城西”)。

3、东汉时郡治徙于甘陵县(今山东省临清市和河北省临西县地),遂更名甘陵郡。

4、三国、魏时,郡、县(甘陵县)均改名为清河,但其县并非今清河县境(治在今山东省临清市)。

5、北齐时,于今清河县地设武城县,并迁清河郡治此,于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改武城县名清河县,自此清河县才名副其实。

6、   今县境,春秋时期为晋国地。

7、战国时为赵国辖域。

8、秦代置厝县(故城在今县西北),属巨鹿郡。

9、西汉时,除厝县外还置有信城县(故城在县西北十二里)、青阳县(故城在县东,今山东省地)和武城侯国(治在今县城关,文帝十二年废),均属冀州清河郡(治在清河县。

10、此间时郡时国,几经更复)。

11、东汉时,厝县改为甘陵县,信城、清阳两县亦省入,同时清河国(建初七年封为国)治迁至甘陵。

12、于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清河国改名甘陵国。

13、三国、魏时,甘陵郡(东汉建安十一年改郡)和甘陵县均复名清河,一直到晋代,今县境即为清河县辖域(此时之清河县辖域较大,除今清河县境外,还含有今山东省地),仍属冀州清河国(于西晋咸宁三年封为国)。

14、北魏时,于太和七年(公元483年)在今县境置斌强县,属冀州长乐郡(太和十一年改隶广宗郡,不久即废,遂还属长乐郡)。

15、北齐时,斌强县仍属长乐郡,于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析清河县西北境设武城县(即今清河县地,治在汉信城县故城),后又将清河县改置为贝丘县,均属司州清河郡。

16、隋代,于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武城县改名清河县,贝丘县改为清阳县,仍为清河郡辖。

17、斌强县初属长乐郡,开皇三年罢郡隶冀州,大业三年废州改属信都郡。

18、唐代,于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省斌强县入清河县。

19、清阳县于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徙治于永济渠东(永济渠为今南运河),和清河县同隶河北道贝州(治清河县。

20、天宝元年罢州为清河郡,至德二年复名贝州)。

21、五代时,清河、清阳二县仍隶贝州。

22、宋代,清河县于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徙治于永宁镇,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又迁治今县城关,和清阳县同隶河北东路恩州(庆历八年贝州改称)。

23、于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省清阳县并入清河县。

24、入金后,清河县改隶大名府(后为路)。

25、元代,清河县属中书省大名路(先为恩州,太宗七年改隶)。

26、明代,清河县隶京师广平府(原为大名府,洪武六年改隶)。

27、清代,清河县为直隶省广平府。

28、 清河县地图民国时,清河县(1913年)改为大名道,十七年(公元1928年)直隶于河北省,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初划属河北省十四督察区。

29、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9月创立了冀南区抗日根据地,清河县为其辖地。

30、194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辖冀南区,清河县为冀南区十三专区。

31、抗日战争胜利后,于1945年11月清河县改属冀南区二专区。

32、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晋冀鲁豫边区即行撤销,清河县随冀南区二专区归属华北行政区。

33、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县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

34、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河县人民政府由城关迁驻葛仙庄。

35、于1952年11月7日撤销了衡水专区,清河县改隶邢台专区。

36、1958年4月 28日撤销邢台专区,清河县归属邯郸专区;同年12月20日,撤销清河县并入南宫县。

37、1960年5月3日又撤销邯郸专区,清河县境随南宫县归邯郸市辖。

38、1961年5月23日,复设邢台专区,南宫县还属。

39、同年7月9日,恢复清河县建制,仍隶邢台专区。

40、1970年邢台专区改为邢台地区,继辖清河县。

41、1993年7月,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