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曾在长春造(那些被遗忘的CKD车型)
关于奔驰曾在长春造,那些被遗忘的CKD车型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阳来为大家讲解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长春/上海奥迪在谈到奔驰、奥迪、雪铁龙等汽车品牌的国产化进程时,你脑海中首先会浮现出北京奔驰、一汽大众奥迪、东风雪铁龙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合资汽车品牌。但是,你可能不知道长春有奔驰,上海有奥迪,惠州有雪铁龙组装.本文就来说说那些被遗忘的CKD车型。
2、 奔驰E级
3、 北京奔驰成立于2021年,是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在中国乘用车领域的第一家合资公司。其首款国产车型是代号为W211的E级。但国内最早的E级并非来自北京奔驰,而是长春一汽在80年代末组装生产的W123,只有828辆。
4、 当初一汽将奔驰E级引入国内组装,主要与红旗轿车停产有关。1981年6月,红旗因质量差、油耗高被国务院下令停产。为此一汽提出了用奔驰E级技术改造红旗的方案。
5、 1985年1月2日,一汽与奔驰签订CKD装配合同,随后一汽根据德国提供的设计图纸和设备安装了一条装配线。1988年1月20日,CKD在中国组装的第一辆奔驰轿车在一汽工厂下线。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车铭牌上写的是奔驰,而不是今天的奔驰。
6、 在试装配过程中,一汽内部有异议,有人建议不要用别人过时的车辆技术改造我们红旗轿车。另一方面,当时市面上的主流车型都是前轮驱动,所以一汽希望新红旗轿车也采用前轮驱动,而奔驰E级不是前轮驱动。
7、 最终,一汽主动放弃了与奔驰的合作项目。项目终止前,一汽共组装了828辆奔驰轿车,包括200、230E和230E加长轿车,由首都汽车公司销售。当初只有局级以上干部才有资格把以前的红旗换成国产奔驰。同时,外宾也会用这辆车进行接待。此外,还有少量在长春组装的奔驰轿车是私人通过特殊渠道购买的。
8、 奥迪100
9、 在完成与奔驰的合作后,一汽迅速与另一家德系豪华汽车品牌奥迪联手,双方签约《奥迪在一汽生产技术转让许可合同》。1989年8月,CKD组装的第一辆奥迪100轿车在长春下线,当年组装了391辆。鲜为人知的是,在一汽生产奥迪100之前,上海大众也曾在1986年至1988年组装过奥迪100,数量为600辆。
10、 1985年7月,首届国际汽车展在上海举行。上海大众,只是合资企业,在首届上海车展上首次亮相。除了展示国产桑塔纳,上海大众还带来了即将投产的奥迪100。关于车展,上海大众首位德国领导人马丁波斯特在回忆录《上海1000天:德国大众成为中国传奇》中写道,“我们在不断的人群下几乎窒息。”.只有用身体才能防止我们的摊位被想拿宣传册的游客压死,不管是不是3721。这并不奇怪,因为当时私家车在中国还是禁地,车展成为人们仔细观察新车的难得机会之一。
11、 由上海大众引进,在中国组装的奥迪100是这款车的第三代,车尾可以看到“上海”字样的尾部。该车主要作为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一度成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的座驾。现在上海大众用CKD组装了奥迪100,为什么奥迪最后的合作伙伴变成了一汽?
12、 据说,在大众集团原董事长哈恩博士与一汽集团原董事长耿会面之前,中央有关领导、上海市政府及相关负责人就提出了不与一汽合作的要求。对此,哈恩博士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作为一家公司,我们应该在一个巨大的市场中自由选择合作伙伴.奥迪100原型车是在上海组装的,当时我还不知道。在我的记忆中,我们从来没有和上海谈论过奥迪.存在
13、 虽然30年前SAIC与奥迪的合作失败,但今年6月,奥迪斥资1.15亿元认购了上汽大众1%的股权,这意味着上汽大众已经具备了生产和销售奥迪品牌产品的资质。据悉,与SAIC-奥迪相关的产品管理、规划、制造和研发已经在按计划进行。SAIC-奥迪将采用新的发展模式,更加关注中国高端智能出行和数字化体验的需求和趋势。
14、 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15、 风神雪铁龙/静安云豹/海马雪铁龙XM、雪铁龙桑迪亚
16、 1992年5月,东风与雪铁龙在武汉合资成立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同年9月,第一辆组装好的富康轿车在襄樊东风试装配厂下线。另一方面,东风和雪铁龙还在惠州建立了名为风神-雪铁龙的高水平整车合作项目,并在90年代中后期通过CKD组装生产雪铁龙XM和雪铁龙Xantia。
17、 它是XM雪铁龙于1989年发布的中型豪华轿车,是雪铁龙C6的前身。1990年,雪铁龙XM获得欧洲年度车型称号,其评级几乎是第二名奔驰SL级的两倍。XM由吉奥瓦尼博通设计,采用了近年来流行的浮顶设计。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配备主动液压悬挂系统的汽车。
18、 风神-雪铁龙的另一款CKD车型是Xantia,定位为中型轿车,是雪铁龙C5的前身。Xantia在1992年问世,采用了雪铁龙第二代主动液压悬挂系统,提高了ECU控制单元的计算速度。当时风神-雪铁龙XM的售价高达60万元,国产的桑迪亚也卖到近40万元。2000年左右,XM和Xantia在法国停产,风神-雪铁龙的CKD之路走到了尽头。
19、 日产公爵、诺布尔、乐途、蓝鸟
20、 静安宝云汽车成立于1992年。有一定的汽车制造能力和渠道资源。曾CKD组装生产了日产公爵、途乐、蓝鸟等车型。但当时静安云豹没有正式的国家汽车制造牌照,只能算是利用国家政策和特殊背景的漏洞“打擦边球”。
21、 日产Duque有三种车身结构:轿车、硬顶和旅行车。静安云豹推出了型号为YB6470的旅行车。车内宽敞灵活,使用方便,后备箱有座椅可以完全放倒。宝云还生产了一款型号为YB6480的7座商务车,其原型是日产Luxor,也就是福特水星村民。以上两款车的动力系统均搭载3.0L V6发动机。
22、 静安云豹组装的日产乐途车型为YB2030,蓝鸟车型为YB7200。2021年7月,静安云豹因走私被查,但其工厂并未停产。而是继续组装生产日产汽车,作为风神汽车的代工厂。直到2021年,风神汽车收购静安云豹,成为风神的生产基地。东风成立后新建了工厂,静安云豹的老厂现在已经改建成了花都工厂的成品仓库。
23、 马自达MPV,面包车,929,626
24、 接下来,海南马自达于1992年成立。在最初的五年里,这家合资汽车公司通过CKD组装了许多马自达车型,包括MPV、van、929、626等。但由于海南马自达没有取得国家颁发的汽车生产许可证,其汽车只能在海南省内销售,只有少数海南制造的马自达车型流入了广阔的内地市场。
25、 海航马自达组装的MPV车型为HMC6450,基于第一代马自达MPV打造。动力系统搭载3.0L V6发动机,最大功率157马力,最大扭矩230牛米。匹配档位操作的4速自动变速箱,最高时速177km/h,百公里油耗12.1L。HMC6450于1995年进行了更改。新设计更加注重行人保护,安全配置也有所增加。
26、 基于第三代马自达Bongo的HMC6440面包车也在海南马自达组装生产。其动力系统搭载代号为FE的2.0L发动机,最大功率86马力,最大扭矩152牛米。此外,海南马自达还组装了极少量的第五代旗舰车马自达929和同期的中级车626,但这些车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一直很低
27、 受高生产成本的影响,海南马自达于1997年濒临破产。自救方面,海南汽车通过整体配置资产进入一汽,从而获得汽车生产资质。经过短暂的蜜月期,随着一汽马自达和长安福特马自达的成立,处于被动地位的海汽不得不从合资转向自主品牌建设。
28、 天津大发/湛江三星/金杯天津大发和李霞
29、 20世纪80年代,天津汽车通过技术和贸易合作,从日本大发公司引进了微型面包车华力和微型轿车李夏。这两款车型最初都是由CKD在中国组装生产的。1984年9月,基于第六代大发Hijet 850的天津大发TJ110正式下线。当时8个人参与了第一辆车的组装,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将其命名为华力。
30、 天津大发TJ110动力系统搭载三缸发动机,排量843mL,最大功率41马力,最大扭矩59牛米。配备4速手动变速箱,整车重量760kg。发财了,买发财了,发财了!当时的天津大法,就像这句广告语一样,风靡全国,90%都被全国各地的租赁行业使用。由于它的外壳是黄色的,人们更喜欢称它为“黄虫”。
31、 1986年9月,天津汽车用CKD组装生产的第一辆TJ730成功下线。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将这辆车命名为李霞。再加上之前推出的国产华力微面,两款车的名字合在一起就有了“华夏德利”的含义。夏TJ730基于二代大法哑谜。搭载1.0L三缸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53马力,最大扭矩77牛米。
32、 黄大发曾经占据租赁行业的半壁江山,但李霞的到来彻底打破了这一格局。自1994年以来,租赁行业开始淘汰“面对面”这种廉价但安全问题突出的方式。首先,以红色为主色调的李霞席卷了当地的租房市场,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新名片。经历了90年代的辉煌,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和合资品牌的壮大,李夏在新世纪逐渐失去光环。从2021年开始,李霞在租房市场的份额急剧下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33、 金杯海狮(|)
34、 华晨金杯的前身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7月。同年11月,CKD组装的第一辆金杯海狮下线,首批200辆投产。该车基于第四代丰田海狮打造,金杯在车型引进的全过程中得到了丰田的技术指导和支持。
35、 丰田海狮在日本主要用于商务用途,如接客人、商务谈判等。但在中国,除了少数商务车,中国人更喜欢用海狮拉货。因此,金杯海狮深受小企业主和个体户的青睐,销量连续多年在轻客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36、 1996年,金杯海狮二代问世,当年产销量过万。金杯还成立了国产化项目工作组,大力推进国产化,以求降低成本,提高产量。通过不懈努力,金杯海狮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2021年,华晨与金杯合资成立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华晨金杯的产品系列已覆盖轻客、MPV、SUV。
37、 广东三星汽车
38、 最后,曾在90年代辉煌一时的湛江三星汽车,被原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封为“粤西骏马”。三星前身为湛江农业机械厂,于上世纪80年代末将第三代大发三角洲轻型卡车引入国内生产。到1992年,三星已经形成年产3万辆的综合生产能力。此后,三星还通过CKD组装了道奇杰龙7座MPV、三菱太空轿车、得利卡、帕杰罗V31、日产贝林、巴宁、奔驰MB100等车型。
39、 由于采用进口零部件组装生产,三星的质量在国内是一流的,甚至可以媲美进口机型,销售情况非常火爆。90年代中期,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三星制造的汽车。据统计,到1998年,三星哈
40、 可惜好景不长。由于快速扩张、资金链断裂、卷入“9898”湛江走私受贿案等诸多原因,三星彻底停产,从此杳无音信,仿佛一夜之间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从2021年开始,由于旧城改造,三星汽车留下的厂房逐渐被拆除。
41、 结论:中国汽车工业起步晚,基础差。直到改革开放,才有可能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发展我们自己的生产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技术贸易合作还是合资,从CKD入手几乎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八九十年代,从最初的100%进口零配件,国外专家教我们组装生产,到进口零配件比例的降低,国内汽车厂商逐渐形成了自主生产汽车的能力,CKD车型也完成了历史使命。
42、 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